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或将成为印刷行业的蓝海
- 2013-12-25 11:12:541378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已经俨然成为一个共荣共衰的大市场,而在这个市场中的竞争者就是各个国家。所以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对于行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国正多资源利用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而文化产业作为其中之一,也成为我国经济正奋力发展的一部分。拥有“六大要素”,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能否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关键。
“六大要素”就是:一是拥有一批自主经营、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形成一批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影响力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二是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不断催生,形成各具特色、结构合理、业态丰富、相互促进的文化产业体系;三是文化市场管理比较完善,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健全,形成政府引导、金融资金为主体,广泛吸收社会资本的文化产业发展投融资体系;五是拥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一定度的文化品牌,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文化品牌;六是文化产业人才集聚,形成一支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等新型文化人才队伍。这就为印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商机。
随着现代电子刊物与网络新传媒的涌现,传统的印刷业受到了的挑战。如何在高成本、低工价、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印刷行业中突出重围?主动对接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创意、设计策划与现有印刷业务的有机融合,提升产品的文化创意附加值,进而形成“文化创意 印刷包装”的新品牌模式成为一批企业的转型出路。
谈及印刷与文化产业的结合,自然绕不开雅昌文化集团。由一个传统的印刷企业转型为新兴的文化与艺术综合服务机构,雅昌*“传统印刷 IT技术 文化艺术”的商业模式,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文化产业链,为艺术市场提供全面、综合的一站式服务。由此,拥有2500万艺术品资料的雅昌数据库、雅昌艺术网、雅昌艺术影像中心、在建的雅昌艺术图书馆的雅昌早已脱离印刷的传统形态,。
“如果把印刷只定义在纸上,那未免太小看了印刷,它可以是影像的,可以是电子的,它依然需要数据处理、图像设计,只是换了一个载体。”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的眼中,印刷可以无处不在。从1993年的一家普通印厂,到今年雅昌以“文化”做定语更换集团的名称。雅昌用20年的蜕变精彩演绎了印刷企业向文化企业的转型、升级。
同样积极由传统印刷包装行业向文化产业靠拢的还有力嘉集团。前身为力嘉制品厂的力嘉集团,过去是一家传统的港资“三来一补”印刷加工企业。而近年来,力嘉不断向文化产业发起冲击。其中,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定位于建设印刷、创意、文化于一体的产业平台——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就是力嘉集团转型升级中的力作,。
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内设有中华印刷之光博物馆、中华古今书画馆、绿色印刷展馆、创意文化广场、数码创印公共服务平台和印刷社团交流中心等功能区域。园区现有30多家行业企业和20多个行业商会,已形成工业产值22亿元、商业交易额30亿元的产业规模。并搭建起了数字创印技术、印刷科技服务与培训、公共互联网络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四大公共服务平台。
北京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然也是当今中国印刷产业的“战略高地”。而栖身其中的北京圣彩虹也是一家发根印刷,与文化产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印刷企业。拥有多年书画仿真制作经验的圣彩虹,因较高的制版印刷技术为业界熟知。近两年,圣彩虹直接面对市场,研发书画衍生品,踏上深入探索文化产业之路。其公司业务遍及平面设计、出版策划、制版印刷、高仿真书画艺术品制作、艺术资源开发及管理、文化艺术活动策划等多个领域。
目前,圣彩虹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中国油画学会等多家艺术机构达成*合作,制作的系列高仿真书画艺术品,在国内外享负盛誉。公司董事长周项立表示:挖掘中国古代文化遗产,让这些作品的灵魂被现代人欣赏,是圣彩虹转型文化企业后的目标。面临转型压力,印刷企业要通过走向社会,跨行业融合与学习,找到适合自身的连接点。
印刷,与文化产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在人类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印刷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然而,印刷却始终与文化产业的定位“失之交臂”,而被归属于传统加工业。认清印刷业作为加工企业的本质,在提高印刷品质量之外,一些印刷企业已经在思考:如何将印刷与文化更多角度地结合,“升级”为文化产业,提高印刷产品的整体附加值,将印刷企业做成“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