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助力印刷企业实现利益大化
- 2013-11-13 13:11:221072
近年来,我国印刷行业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印刷行业主要的市场之一。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将其列为都市型工业,大力鼓励印刷产业的发展,各地对印刷产业发展的前景普遍看好。同时,地方为充分发挥整体规模优势,热心印刷园区建设,使得外资进入速度加快,设备引进总量剧增,给当地的印刷行业笼罩上了美丽的光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投身印刷。
近来,印刷产业园向印刷产业集聚地靠拢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以园区化方式更为合理地规划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甚至去积极争夺稀缺的印刷产业资源,已成为当地政府有为的目标。印刷园区与印刷产业集聚地的互动发展,为印刷资源在全国间的合理布局与有序流动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
人们都喜欢到商品一条街或专业市场等地购物,既方便省时、可以货比三家,又因为商品丰富,能买到喜爱的商品。政府和规划者看重的则不仅仅是这些,而是通过打造产业集群和营造规模效益,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打造产业集群,就是打造商品市场,有市场就有人气,有人气才有效益,有效益才能推进产业发展。打造产业集群是追求效益大化的必然选择。
印刷业属文化产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消费需求会不断增加,文化消费需求越来越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刷业必然会随着经济、消费增长而增长。规划和探索印刷业的发展模式,关系到印刷业发展。打造印刷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园区、基地,营造规模效益,是行之有效的产业战略。
单打独斗式的分散经营,毕竟势单力薄,抗风险能力差,很难做出人气,形成气候(这样说并不排除干得出色的精英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帮助企业抱团发展,就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把印刷产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效益,建设产业航母。江西萍乡茶叶包装印刷基地,就是政府顺应市场发展而打造的印刷产业集群。32家茶叶包装印刷企业吸引了大量客户。所以,萍乡的茶叶包装印刷份额占到全国的60%~70%,取得了规模效益。
江西在打造产业集群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从“十一五”规划以来,江西省*就根据当地印刷产业特色,注重规划打造区域性印刷产业集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承接产业转移,建设各具产业特色的区域性印刷工业园或基地。江西省宜春市原本印刷业比较薄弱,10年前印刷工业总产值仅3亿元。按照江西省*的统一规划,宜春市*从当地发展锂电、制药、食品加工、陶瓷等特色经济战略出发,大力招商引资,创办各具特色的包装印刷企业,打造印刷产业集群。经过10年努力,宜春市的印刷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包装印刷企业已形成规模效益:2012年全市印刷工业总产值猛增至33.3亿元,占该市新闻出版产业产值的83.3%,占文化产业的34.7%,印刷企业增至189家,5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印刷企业8家,1亿元以上规模印刷企业5家。
怎样理解产业集群及其规模效益?从字眼上看,集群指众多企业的组合,用在“产业集群”上,是指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量和质的统一。产业集群有两种形式:一是松散型集群,二是紧密型集群。宜春市的印刷产业集群属松散型集群,他们没有把那些重点印刷企业规划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各具特色的县市,充分发挥各县市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劳动力优势,从而形成整体优势,取得1 1>2的效果。
紧密型产业集群有两种。其一是企业集团旗下有若干个实体企业,抱团形成实力,抵御市场风险,追求规模效益。例如,江西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有7个子公司,充分发挥各自的经营特色,形成整体优势,取得了明显的规模效益:2012年总产值达3亿多元,利润2000多万元,是组建前的6倍,有效地突破了书刊印刷企业利润增长的瓶颈,验证了集群的重要作用。其二是建设产业园区,设立产业基地,突出产业特色,把印刷企业规划进产业园区,实施统一管理,形成优势互补,产生规模效益。紧密型产业集群有着明显的市场效应,由于园区内有各类印刷企业,客户进入园区就像顾客进了大型超市,可以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同时,还可以货比三家,选择自己喜爱的企业。
经过30多年的市场实践,政府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企业的经营能力逐步提高。打造产业集群、追求规模效益就是政府与企业创造出的行之有效的市场营销模式,必将在打造中国印刷升级版时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