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窟”惊现上海印刷周
- 2013-07-10 09:07:371019
如果你在世界性现代化大都市上海发现了一座“千年石窟”,一定会惊呼不可思议。在今天上午开幕的上海印刷周上,这却成为了现实。不过出现在你眼前的“千年石窟”,并不是真的具有千年历史的石窟,而是利用3D打印技术复制过来的,而它的原身就是处在千里之外的新疆的“克孜尔石窟”。
斑驳壁画以假乱真
残缺的佛像、斑驳的壁画,走入3D打印专区的一角,记者仿佛来到了千年石窟中,然而眼前的这一切,都是按照1:1的比例,依照克孜尔新1窟的样貌,通过数字印刷和3D打印的结合进行的复制。
上海印刷周上的“千年石窟”
仔细端详“壁画”表面,可以看到不少裂缝以及剥落的痕迹。“你可以试着触摸一下。”在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顾问李成忠的提示下,记者将手放在了“壁画”上,惊讶地发现这些看似斑驳的表面却异常平整。
“其实这些都是采用特殊的纸张和颜料,通过色彩技术呈现出的3D效果,这些壁画不仅可以以假乱真,还可以保持60年不褪色。”李成忠揭开了谜底。
据介绍,本次复制的石窟是孜尔千佛洞新1窟后室的“飞天壁画”部分,仅数据采集就花费了45天,模型的墙面根据三维模型进行数据切分,通过龙骨结构拼装而成,结合误差率仅为1毫米。
与电影片段仍有距离
在新1窟模型外,两尊高度分别约60厘米和1米的彩绘立佛格外引人注目。透过佛像表面的丰富色彩,可以感受到千年前古人的智慧,而仅剩瓦砾的上半身,却让人感慨历史长河的无情和沧桑。然而这两尊佛像,却正是以新1窟甬道处的两尊立佛为原型,使用3D打印机进行的1:1复制。
“立佛是采用0.01毫米精度的三维采集设备进行数字化并经过高精度建模而得到的三维空间模型,图像是经过高精度平面采集设备进行采集与专业图像处理而得。”李成忠介绍说,佛像的三维空间模型与经过处理的图像进行结合,得到立像的彩色三维模型。再将模型进行三维打印,确保立像的空间形态的度与色彩信息。
这似乎让人联想到了一些电影中关于3D打印的片段,不过面对如此尺寸的佛像,现实中还无法实现如电影里展示的瞬时一次成型技术,在经过前期的数据采集后,两尊佛像的制作周期在10天左右,60厘米高的佛像组装自2个部件,1米高的佛像则由5个部件拼接而成。
已投入文物保护运用
“比如这两尊佛像的制作,打印的成本在15-20元/克,而且虽然打印出来的成品已经有了颜色信息,但是3D打印机本身的色彩并不丰富,技术团队对平面扫描的图像进行颜色比对与还原,后经过新疆龟兹研究院美术师的对比彩绘,这才实现了佛像不仅在空间形态上而且在色彩还原上都与原文物高度一致。”虽然已经将3D打印投入实际运用,但李成忠坦言,打印成本高、色彩不够丰富,以及专业人才短缺等,仍是目前该领域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如此,3D打印技术在文物保护及展示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已经非常显著。克孜尔朶哈石窟等九大洞窟群,早开凿的石窟比敦煌还早200多年,但是2万多平方米的壁画正面临着破损、风化、褪色、脱落、虫害等严重威胁,正面临着一天天消失的威胁。如今通过数字印刷和3D打印进行的还原性复制,为今后的修复提供了可能。
目前,除完成了克孜尔新1窟壁画的平面扫描与空间3D扫描外,克孜尔第17窟这一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壁画也已实现数据采集、信息储存、高精度仿真印刷、石窟建筑(复原)模型、数字三维影像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