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疲软下中国传统印刷企业面临三重障碍
- 2012-10-30 11:10:33624
重障碍:在印刷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需求的背景下,印刷需求乏力带给企业的压力在加大,中国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由人口红利带来的优势也已逐渐丧失。工价持续下滑是产能大于需求带来的必然结果,如果说,印刷业务量充分,企业尚且可以通过薄利多销来弥补,那需求的扩张乏力对企业带来的影响是致命的。事实上,设备利用率不足的问题在我们国内*存在。
第二重障碍:发展绿色印刷对本已处于微利时代的印刷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在加大。绿色印刷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从长远看,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绿色印刷会增加生产成本毋庸置疑。谁来为这部分新增成本埋单?从本质上说,应该是消费者,但现时能够做到吗?即使是政府负责埋单的教课书印刷,面对物价与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不也至今没有做过丝毫调整吗?要求印刷企业自行消化则显然缺乏相应的能力。
第三重障碍:性经济疲软危机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对传统印刷的压力。减量多批次印刷的情况也在增加,这无疑加大了生产成本,其二数字印刷的产值在中国印刷总值中的占比并不大,充其量还不到1个百分点,但它代表着行业发展的方向。
面对种种新增压力,中小印刷企业应该怎样处置?是耐着性子等待市场的转机?还是厚着脸皮等待政府的给济?《歌》告诉我们:“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员兰晓华在《营销管理》中把企业归纳成四种营销脸谱:、挑战者、补缺者与追随者,在一个行业中,能够胜任*责任的企业肯定是个别,他们对行业的发展有着突出的贡献,在行业中有着较大的发言权;具备挑战能力的企业是那些适应时代进步,敢于对传统说不的企业;对于社会上的绝大部分企业来说,要么处于追随者的地位,他们的命运由市场摆布;要么处于补缺者的地位,的选择市场突破口,以弥补市场空缺为己任,在这二者之间,无疑后者的命运由自己主宰,成为补缺者也应该成为中小企业的共同选择。兰晓华指出中小印刷企业要实现差异化经营并非一件易事,但也并非不能,问题在于企业主要把成为市场补缺者作为自己的经营目标,费心寻觅,一当取得适当成果就着力去扩大这份差异,与大部分印刷企业进一步拉开差异。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因为差异,不多的企业驰骋于茫茫蓝海,那日子自然过得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