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网

登录

印刷日新月异的北京地图

2012-09-26 10:09:595691
来源:搜狐
  北京城区地图几乎每月都要更新和重印
  
    
北京地图
 
      
        北京的地标在哪儿?
 
 
        30年前,也许你会说天安门、军博;20年前,也许你会说亚运村、北京电视塔;10年前也许你会说新东安市场、首图。
  
  而现在,国家大剧院、首都博物馆、鸟巢、五棵松体育馆、央视大楼、国贸三期……北京地标的概念,已经从一个城市浓缩到了一个街区。
  
  层出不穷的新建筑、纵横交错的交通、越扩越大的环路,无怪乎曾负责北京地图工作的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辑杨洪泉说,上世纪90年代前的北京地图几年都是一个模样,90年代能够做到一年一变,而如今,北京地图每月都要进行更新和重印。
  
  他们通过无数次的核实、校对,只是为了能让市民“找得着北”,而在我们眼中,他们书写的却是这个城市的成长。
  
  从1cm代表250m到1cm820m
  
  走进位于西城区红莲南路的办公楼,记者环顾四周,到处堆放着大大小小的北京市区图。
  
  “来啦,先熟悉熟悉工作吧。”正在批图的杨洪泉抬起头,放下放大镜对记者说。杨洪泉四十岁出头,他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各种地图和资料,这些都是地图工作者每天工作必备的。
  
  记者在办公桌上找到了一张1950年手绘的北京市地图,在这张显示范围只有“二环”以内地区的地图上,很多小胡同的位置都有明显标注。
  
  这张地图纸微微泛黄,但依然能看出是当时的工作人员、专家一笔一画用小笔尖手工绘制出来的。
  
  而再翻开新版的北京地图,二环路缩到了只剩整张地图的1/6大,新地图的“势力范围”已经扩到了六环外,很多具体的地点现在已经很难再在地图上显示出来了。
  
  “有什么感受。”在又看了上世纪90年代、2002年的地图后,老杨开始考起了记者。
  
  “直观的感受是,1994年地图挺空旷的,字号也大,现在的地图要想看清楚,得往前凑着看。”记者说。
  
  “算入门啦。”面对这个外行人的回答,老杨笑着说,地图幅度没有变,变的只是比例尺,1994年的地图1厘米代表250米,2002年已改成1厘米代表350米,现在对开的北京地图上,1厘米要代表的已经超过了820米,如今北京城区面积至少相当于建国初期的8倍。
  
  勘测
  
  拿尺子比着校对练就蝇头小楷,制作一张地图并非容易的事。
  
  先要进行航拍,拍摄出来的是“底图”,然后根据底图再进行加工处理。制作一张地图,往往需要城建、规划等多部门协作。
  
  为了“赶得上”北京的变化,地图编辑室的编辑经常要到现场勘测核实。
  
  记者按照编辑的要求,拿着尺子在图上来回比量,包括道路、界线、河流等每一个符号和注记,每一个刻度都要进行记录。“如果你天天这么练,也能练成我们这样的蝇头小楷。”一位编辑笑着说。
  
  尤其是有些单位今天还在这个区,可能过一段时间就搬到别的区了。很多新的办公楼、住宅小区不断出现,出版社有时只能靠向其他有关部门“讨”信息,也有部分信息是出版社自己调查测绘的。为了尽量减少这些“飘忽不定”信息带来的干扰,出版社还采用了“少印多版”的策略,如今几乎每个月都要重印。
  
  设计新标识要经过多次论证
  
  “四环内的城区怎么看着这么小啊?”记者指着一张正在修订的地图问。
  
  老杨说,为了把五环、六环“收进去”,展示一个完整的北京,同等开幅下制图面积的扩大必然导致地图比例尺的缩小,地图的实用性就必然会受到一些限制。
  
  “让人头疼的是公交线路,以前一条线可以从起点标到终点,可现在线路增加实在太快,有时我们刚修订的图还没付印,新的线又出来了。”老杨说。
  
  地图编制出版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非常严谨科学的。国家*发布的《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定》及《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中,对地图元素的取舍有严格的规定。比如*铁路及站内火车线路、铁路编组站、*公路等都不会在地图中绘制。
  
  地图是一种符号语言,在地图编绘中,符号的设计既要美观又要严谨。地图工作者每设计一个新的标识,都要经过多次论证,并且经相关部门审批,才能终运用到地图上。像CBD、高铁、奥运场馆等就是近些年才在地图上出现的新标。
  
  为保城区完整采用“变异比例”
  
  “这里是不是比例不太对。”记者指着正在校对的“新版”地图问。
  
  “城市版图大了,但地图却不能无限制增大。有时不得不采用"变异比例",就是对同一张地图上的不同地段,采用不同比例勾绘。”中国地图出版社总编徐根才说。
  
  以北京的六环图为例,为了保证北京城区尽可能完整详细地在图中表示,编辑们就选择了“变异比例”,即五环以内比例尺保持一致,五环到六环之间比例尺在一定程度上变小。
  
  “北京地标”变化
  
  上世纪50年代建筑:*、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农业展览馆、民族文化宫、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火车站、民族饭店、华侨大厦、钓鱼台国宾馆
  
  上世纪80年代建筑:北京图书馆新馆、中国展览中心、*彩电中心、首都机场候机楼(2号航站楼)、北京饭店、大观园、长城饭店、中国剧院、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地铁东四十条站
  
  上世纪90年代建筑:*电视塔、奥林匹克中心及亚运村、北京新世界中心、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首都图书馆新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办公楼、恒基中心、新东安市场、金融大厦
  
  21世纪建筑: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国家体育场、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南站、国家游泳中心、首都博物馆、北京电视中心、新保利大厦、国家体育馆、国家图书馆
  
  发展史
  
  交通
  
  过去10年公交线增222条,一直到20世纪末,在北京地图上仍仅绘有1号线和2号线(环线)地铁。
  
  进入新世纪后,北京更加注重轨道交通的建设,从2003年1月,北京市条以地面线和高架线为主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13号线通车后,到今年年底,共有约16条新线路投入运营。到2015年,北京累计运营线路将达到19条,这一数字将使北京有望超越纽约。
  
  此外,在过去的10年里,公交集团运营线路增加了222条,运营线路长度增加了45.27%,年客运总量增加了12.53%。
  
  建筑
  
  平均每个月都有七八个小区诞生
  
  2008年,本市一批奥运场馆以及配套设施集中落成,许多建筑已成为新的地标,例如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以及央视新址大楼等;同时,近几年中心城区的CBD核心区、丽泽金融商务区等启动建设;远郊区县的顺义、通州、亦庄几座新城启动建设,带动周边发展,不少大型公共建筑集中入驻,周边的交通系统也重新规划、布局,时有新建或改建的道路。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介绍,2011年、2012年是新项目集中入住时期,这正是2009年、2010年爆发式的住宅成交的体现。每年有百余个项目入驻,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月都有七八个新小区“诞生”。
  
  记者了解到,随着新城规划的落实,以及中心城区没有可成规模开发土地的制约,相当一部分新项目都落在了五环外的区域。例如房山长阳地区、朝阳东坝地区等,都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居住区。有些居住区域的远期规模甚至会超过回龙观、天通苑。

上一篇:“印刷的未来”公益讲座今在北印举行

下一篇:大众平装书印刷市场成电子书冲击重灾区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