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印刷企业要吃“文物饭”过活
- 2012-08-27 13:08:12918
其实,印刷也好吃。早些年,印刷吃书刊,利大,印刷机被形容为“印钞机”,曾经一夜之间,北京地区周边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书刊印刷企业。后来市场竞争惨烈,利微了,没的赚了,就想去吃别的。有的转型吃商业印刷,可惜机遇和环境不给力,经济近年来处于下行,商业印刷在有的企业已经变成了鸡肋。有的转向吃包装,但包装不好吃,涉及订单来源、设备配置、销售渠道等一系列问题。有的企业转型吃标签,投入不太大,风险相对小,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如今,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各地出台了很多相关的优惠政策,就有印刷企业盯上了艺术品复制,要吃“文物饭”了。比如,上海印刷集团用数字印刷技术1:1还原复制了新疆龟兹克孜尔石窟的一个画窟,文物出版社印刷厂要复制青铜器,很多企业正在大量地复制中国书画作品……
艺术品复制行业,内容宽泛,包罗万象,其中适合印刷吃的是中国书画复制,技术成熟,且历史悠久。现在大凡购置一台电脑扫描机、一台数码喷墨打印机、一套色彩管理软件,有几个相关技术人员,再加上杂七杂八的东西,似乎就能把这复制的活给吃下来。因此,书刊印刷企业转型干这行的比较多,有资历雄厚的大型企业,也有作坊式的微小企业,但技术水平良莠不齐,设备条件千差万别。笔者曾在一些印刷相关展会上看到一些企业在售卖古书画复制品,其中不乏粗制滥造的复制产品,品质低下,技术粗糙,明眼人一看就是书画复制品中的下三品。这些产品价格不便宜,老百姓不愿意买,走货速度慢,企业干着急。
印刷要想吃“文物饭”,是有讲究的。首先,书画艺术品复制,关键的是原作的数据分析,原作来源就不好,将来“长”出来的复制品肯定遭殃。其次,技术水平要高,设备要足够,相关人才要有,吃这饭的基础才能有。否则,一切皆是混事。再次,中国书画注重装裱,裱画制作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终复制品的品相和成色。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书画装裱跟“人是衣服马是鞍”一个道理。要想得到一个高水平的高仿品,所有的条件缺一不可。
人人都想吃的,未必是好事。文物是有级别的,吃“文物饭”向来也分级别。想吃是一回事,能吃是一回事,会吃更是一种本事。这本事就是多年的积累——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经验、管理,还有渠道。比如,雅昌集团拥有艺术品数字资产管理的优势,握有大量的书画数据资源,引进的数码摄影设备已经达到数亿像素,能直接输出高仿复制艺术品;圣彩虹的高仿技术在行业,不愁没得吃;上海印刷集团凭借复制唐卡的经验,给自己开辟了一个文物复制的产业链;文物出版社印刷厂是老牌的书画复制祖师爷,储备的故宫特级文物、一级文物等中国古书画精品原始数据资料无人能比;北京华联已经掌握了10微米调频加网技术,可实现6色高保真印刷,在艺术画册领域正不断有新的突破;另外还有一些小规模的企业*跟故宫、地方博物馆、展会等合作……甚至在有的地方,绘画复制形成了产业。比如,河南省镇平县石佛寺镇,有许多仿古画廊,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要谁有谁,二三十元一张。
从某种角度看,一些书刊企业转型吃“文物饭”,也是企业的一种生产自救行为。当整体市场不振,常规订单减少,空出的额度不知拿什么来弥补的时候,很多企业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利润较高的艺术品复制业。“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是专门为股市说的一句话。其实,它也适用于任何行业,投资如此,创业如此,转型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