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书刊印刷业态呈现三格局
- 2012-07-20 11:07:371020
“以书刊印刷为主的北京地区印刷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企业数量逐年减少,民营企业发展迅速,集约化、规模化、*不断增加,目前,18家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企业占据书刊印刷市场40%的份额。”近日,北京印刷协会理事长任玉成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了北京地区书刊印刷市场的变化特点。他表示,随着印刷产业链上下游的不断调整、转型、整合,民营书刊印刷企业近年来快速崛起,已经成为北京地区书刊印刷的主力军,同时国有书刊印企市场份额不断萎缩。此外,从今年上半年情况看,北京地区书刊印刷形势严峻,书刊印企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民营书刊印企快速崛起
任玉成告诉记者,在北京地区书刊印刷企业中,民营企业、三资企业近几年发展得非常迅速,且经营状况比国有书刊印企要好很多。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家族企业,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北京利丰雅高长城印刷有限公司都是合资公司,这3家企业的年销售产值位居北京地区书刊印刷企业。公开信息显示,3家企业年销售产值都超过3亿元。而民营企业的后起之秀北京博海升彩色印刷有限公司的营销数据也非常令人眼红,该公司总经理毕艳萍告诉记者,2010年公司产值还不过7000万元,2011年一举突破亿元大关。
军队印刷质检站副站长刘本奇3年前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很多民营书刊印企是抓住印后市场进入书刊印刷市场的,民营书刊印刷企业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未来这块市场,国有企业可能根本无力去跟民营企业竞争。如今3年过去了,他的话得到了验证。
任玉成告诉记者,在民营书刊印企迅速发展的同时,国有书刊印企所占的市场份额在不断萎缩,曾是书刊印刷的主力军现在已逐步失去了竞争力,有部分国有书刊印刷企业已经退出了这个市场。
规模企业数量逐年增加
“集约化、规模化、*的数量持续增加。”任玉成说这是北京地区书刊印刷市场发展的第二个特点。据他介绍,北京地区仅18家亿元以上收入的企业就占据书刊印刷市场的40%份额。而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也佐证了这一事实。北京地区产值达到上亿元规模的书刊印刷企业,2009年有16家,2010年有17家,2011年增加到18家。
其中,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在彩色期刊印刷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任玉成介绍,北京地区有700多种期刊,以前这700多种期刊要分散在几十家印刷厂印刷,现在则主要集中在北京盛通、利丰雅高、北京华联、鸿博昊天等五六家企业印刷,并且这些企业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记者了解到,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在设备上不断增加投入。今年以来,北京华联就引进了第四台高斯商业轮转机,由于它的加盟,使得该公司轮转部门的年印刷产能预计可达500万色令。而为了能从彩色期刊印刷上分得一杯羹,有的报业印企购进*设备也图谋这块市场,这意味着未来的北京书刊印刷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未来的书刊印刷市场更是大企业的天下。
数字技术企业转型
如今,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地影响着印刷人对传统书刊印刷的看法。
北京聚集着全国2/3的出版社,拥有不同种类的出版物2000多种,由此形成了以书刊印刷为主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书刊印刷企业有673家。处在激烈竞争的书刊印刷市场中的企业,如何赢得市场制高点,走出一条独特、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书刊印企老总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
任玉成认为,在多媒体时代,出版印刷产业链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以“内容为王”的出版社话语权正在削弱,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数字印刷、按需印刷、网络出版的市场需求正在把这个产业链变短,“内容与技术并重”将成为多媒体时代出版印刷产业链的特征,印刷业不再只是用纸张承载信息的行业,当印刷企业的业务延伸至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多媒体时,印刷企业就能持续发展。因此,书刊印企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不转型,就意味着将被市场淘汰。“印刷业转型升级是一场革命,书刊印刷企业的发展模式也应该各不相同,要找到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途径,雅昌模式就是很典型的代表。对于小书刊印企来说,要做特色企业,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任玉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