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网

登录

要上市的《知音》面临三大质疑

2012-05-07 14:05:02711
来源:创业邦
  【ppzhan摘要】《知音》这本定价4.5元的杂志做主导的知音传媒集团将进军股市,成为中国期刊股。因此,当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时,探究这个奇异文化组合的意义,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上市取得巨大成功,知音若能上市将会是文化建设的巨大“实绩”,但遗憾的是就在《知音》等待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批的时候,红了27年的《知音》,却面临着和其身份不相称的的质疑。
  
  质疑一,作家毕淑敏说起缺乏道德底线。毕淑敏依然认为,《知音》杂志缺乏道德底线,一而再、再而三地损害作家的尊严,缺乏对作家的起码尊重。《知音》就曾数次因侵害作家、明星的名誉权被告上法庭。比如,2009年,《毕淑敏母子环游世界114天:眺望更高远的人生》在《知音》面世,署名为毕淑敏。毕淑敏说“这完全是一篇伪作,肆意捏造了我的口吻来攻击我的儿子。”终《知音》杂志赔偿原告10.1万元精神损失费,遗憾的是14个月之后,才见到一块口香糖那么大的道歉声明。知音一直把名人八卦演绎当作袭人眼球的重要“胸器”,但是其被作家、明星告上法庭的频率与其600余万份的发行量一样,在国内期刊中同样位居老大。作家毕淑敏的反应是:“这家严重侵害知识产权的杂志社,怎么还能上市呢?”
  
  质疑二,内容游走在灰色低俗之间。尤其是“臭名昭著”的知音体影响广泛,北京大学教授、社会学家夏学銮认为,《知音》不能仅靠虚假信息赢得眼球,不能只靠煽情内容吸引读者,“应该提高文化品位、文化档次,读者的文化消费品味,真正成为一本弘扬健康向上文化、高品位的杂志。”按一个读者的话:“《知音》看起来是一本无所不知的杂志,人家在家里说的悄悄话,和爱人做的私密事,凶杀案件的点点滴滴……它都可以描述得丝丝入扣,连当事人所说的话都知道。”如果还不解恨,看看这些标题吧,《“可怜的凶徒”身边躁动,京城董事长倒下一家人》、《“供养”的爱情鸡飞蛋打,男友3根断指在哭泣》、《深圳还你完整未来:父亲当街咬断儿子命根》,。《白雪公主》改名叫《苦命的妹子啊,七个义薄云天的哥哥为你撑起小小的一片天》,《卖火柴的小女孩》改为《残忍啊,美丽姑娘竟然被火柴烧死的惊天血案》。正是靠这些煽情、狗血、恶俗标题和内容的吸引了“那些生活平淡无奇、毫无起落的中小城镇的女性,靠阅读别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度日”的消费者。
  
  质疑三,让媒体公信力充满了危机。这一点毕淑敏的话一针见血,但是27年来《知音》的成功,依靠的是媒体不发达,游走在二三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城乡结合部、农村读者群的路线。影视明星于和伟曾被一篇《于和伟漂泊南北,还有一个爱妻躲在树后》一文中伤,于和伟经纪人说,有一部分内容是从网上搜来的,也有一部分是杜撰的,并带有“诽谤”意味,可笑。某读者说,“十几年前,传媒还不发达,消息闭塞,我从来没有质疑过它的真假,尤其是明星的故事,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但现在知道的多了,就觉得当年太傻了,什么都相信。”现在她说,网上明星的事儿多了,比《知音》好看多了!知音靠的就是千字千元的高稿酬和年终的巨额奖金,吸引、引诱一些写手加入去创作队伍,依靠“编编”的伎俩,迎合大众文化消费、猛追名人,引发媒体公信力的危机,针对《知音》,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应用理论研究室主任徐升国认为,大众期刊如果不进行内容提升,品牌升级,也会越来越边缘化,在社会中的话语权就会逐渐降低。

上一篇:短期内纸业板块缺乏整体性机会

下一篇:立足喷码机市场需要坚如磐石的承诺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