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随启:“高成长”陷阱 过度包装是祸根
- 2012-02-08 09:02:531084
包装出来的“高成长”
中国证券报:一些上市公司因存在高成长预期,得到市场的青睐,可是很多时候,终高成长预期并没有兑现,导致“高成长”陷阱的出现。对于高成长,投资者到底该怎么理解?什么样的股票才能归为高成长股?
吕随启:高成长公司应该有以下特点:一是公司所处的行业是朝阳行业,而不是夕阳行业;二是公司的主营业务与产业政策相吻合;三是主业比较清晰,如果业务太多、主业不清晰,则难以实现高成长;四是拥有独特的、技术;五是经营上具有比较强的独立性,不受制于人;六是公司依托于其技术所开发出来的产品和服务处于上升期,不能是在研发投入期,也不能处于生命周期的末端。
中国证券报:A股中这样的公司大概占多大比例?
吕随启:真正的高成长股所占比例比较小,这也是所谓“高成长”陷阱屡屡出现的原因。“高成长”陷阱主要集中在创业板、中小板,其中以创业板为典型。主板出现这种情况的比较少,因为后者能够给投资者带来高成长预期的股票也比较少。
中国证券报:从创业板看,出现“高成长”陷阱的原因是什么?
吕随启:部分企业处在初创期,没有足够的信用背景,也没有特别核心的技术和主打产品,将来是否能够创业成功也不清楚,为了能够成功上市,会对自身进行包装,画一个很大的饼,描绘出一幅美好前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单个投资者没有能力辨别信息的真伪。但上市以后,这样的公司终还是会原形毕露。
从看,创业板成功的也很少,除了美国的纳斯达克。在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需要有核心的技术做支撑,企业有可能做大,而且确实产生了一些巨无霸企业,这跟一般的创业板或中小企业板有较大区别。我们现在碰到的问题是,给中小企业提供一笔融资以后,这些企业永远都是中小企业,搞不好还是经过过度包装才上市的公司,缺乏核心竞争力。
中国证券报:企业包装上市的动力来自哪里?
吕随启:在当前的背景下,本来价值10块钱的东西能卖几十块甚*百块,企业经营很多年获得的回报不如上市以后的一夜暴富,干嘛不上市?一些企业为了上市而上市,而处在初创期的企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较少,必然出现过度包装的情形,有动力去造假,否则难以上市。
中国证券报:老股曝出“高成长”题材,是否也存在造假或者包装的情况?
吕随启:当然存在。比如一家公司本来没有多元化的想法,机构投资者想要给这家公司营造题材,就忽悠这家公司的老板,告诉他应该干什么。
比如,重庆啤酒开发生物医药,开始未必就有这种动机,其主业啤酒离医药很远,搞医药需要截然不同的技术力量,真有闲钱搞房地产风险都会小得多。公司之所以这么做,很有可能是券商和基金出的主意,这一题材发布出去之后,必然导致股价的大幅上涨。
新产品研发期不要介入
中国证券报:如何辨别过度包装上市的公司?
吕随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缺乏专业知识,很难辨别上市企业是否过度包装。初创期的企业,一般情况下不适宜上市融资,因为缺少足够的信用背景,只能通过银行进行间接融资。银行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专门的辨别技术,能够识别和防范这种信用风险。
公司可以跟银行说未来能够高成长,银行也可以提供借款,但是需要抵押物,一旦公司难以还贷,银行可以拍卖抵押物。普通投资者则没有这种能力,一旦买入这种本来应该提供抵押物才能融到资的公司的股票,碰到公司基本面低于预期和股价下滑的情况只能认倒霉。
中国证券报:除了新股存在“高成长”陷阱,老股爆出有某个高成长题材,股价表现也很好,对于这种情况,投资者该怎么鉴别?
吕随启:主要是看这些公司有没有偏离主业,如果重庆啤酒要造*的啤酒,这是可信的,如果是搞医药,则是不务正业,搞成功的概率也很低。如果搞的是副业,要看新业务与主业的联系,如果风马牛不相及,可能会砸了主业,也可能是副业搞不好。投资者还要看公司搞的新业务背后有没有核心技术做支撑。
中国证券报:很多时候,上市公司都会说自己的技术国内,相互不买账,投资者怎么做?
吕随启:公司都可以说自己是好的,但投资者不要看虚的、吹的,要看公司能够具体拿出什么。普通投资者对于所谓预测,不能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必须眼见为实,产品确实生产出来,并且产生实际的销售。
中国证券报:可是,如果等到上市公司把有潜力的新业务真正做成功,股价可能也上涨了很多。
吕随启:普通投资者宁可不要那个收益,因为风险太大,宁要现货,不要期货。一个新产品,从实验到开始销售,企业的发展并没有到头。如果开始销售后市场形势很好,企业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市值也会随之扩大。投资者在实质开始销售且形势较好后买入股票的风险会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