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品不断 书画高仿印刷品面临收藏危机
- 2010-11-10 10:11:552670
11月6日下午,中国油画院,陈丹青书画展。郝惊雷与同行们聊起自己刚刚遇到的收藏麻烦。
他从事收藏行业20多年,开过拍卖行,在北京南城地界琉璃厂有画店,在行内也算得上见过世面的*人士。
但今年他还是打了一次眼,而且打眼的地方是在中国嘉德拍卖公司的拍卖会上。
其实,被卷入麻烦的不只郝惊雷。近,包括佳士得在内的多家拍卖公司和交易商被曝牵涉一宗重大假画案。
近年来,在各地成交的30多幅20世纪重要画作经鉴定后确认为赝品,总涉案金额超过3000万英镑。
收藏似乎变得越来越危险,国内收藏者一般把买到赝品称为“打眼”,即看走眼。
一直以来,收藏入门时“打眼”、“交学费”似乎成为业内默认的规则,一个共识是:收藏市场大的风险来自于赝品,只有自己练好内功,有了好眼力,才能真正进入收藏界。但是,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益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嘉德公司的官司
让郝惊雷翻车的嘉德是谁?搞艺术品收藏的人都知道,这家公司可是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的老大。
20万元的交易虽说不大不小,但郝惊雷觉得还是要讨个说法,于是把嘉德告上了*。富有戏剧性的是,对所交易的三幅书画到底是不是印刷品,双方委托的印刷鉴定公司却各执一词。
5月中旬,郝惊雷参加了嘉德组织的春季拍卖会,现场拍得王文治行书书卷、方士庶沧海秋波图、顾文渊和蔡远等合作的10开山水画册,共支付价款和佣金20万余元。郝惊雷说,拍卖图录中特别声明了方士庶沧海秋波图是“真迹无疑”,其他两幅作品对方也口头表示是真迹。
但拿到拍品后,他觉得不太对劲。他发现3幅作品从颜色、画作本身的层次等方面看不像手写作品,并非真迹。经咨询专业人士和相关单位评估得知,他拍到的是喷墨打印的印刷品。他认为拍卖公司将现代高科技仿真印刷品作为书画作品拍出,构成欺诈,后找到嘉德拍卖书画部要求退画还款,但遭到拒绝,于是起诉要求嘉德拍卖公司返还20万余元并赔偿1倍损失。
在8月31日的庭审过程中,被告嘉德公司一再强调,这三幅书画是不是印刷品其实不是本案重点,重点在于原告早就应该清楚,拍卖行是不保真的,自己要承担所有的责任和风险。
双方还分别委托了引述鉴定单位,郝惊雷委托的鉴定单位认为是高仿真印刷品。
嘉德公司并不认可印刷品的说法。其代理人称,郝惊雷请的鉴定单位不具有司法鉴定资格。它委托的印刷企业认为这三幅书画不能鉴定为印刷品。
嘉德的代理人还认为,宣传广告中的“真迹无疑”是一种解释,并非承诺或担保。此外,其公司的拍卖规则已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竞买人有责任自行了解有关拍卖标的的实际状况并承担法律责任”,郝已对此签字确认。
高仿印刷品“羞死”专家
一家媒体曾报道这样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
内地一位鉴赏专家称他在中国台湾一饭店卫生间发现一幅明代大家王宠的书法真迹,估计市值至少1万美元,感慨饭店竟把名家真迹放在男厕。专家并称:可用学术声誉担保,一定是真迹。
事隔两天,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院出来澄清,说真迹原作现保存在中国台湾故宫库房内,并未流失民间,饭店挂的只是一件印刷品……这让该位专家感到无地自容。
这则新闻至少传递了两条信息,一是专家的鉴定水平不敢恭维;二是它似乎也在告诉人们,书画高仿真印刷品在高科技的支持下确已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高仿字画古来有之,如后人仿前人、宋仿唐、明仿宋、清仿明、民国仿清等字画比比皆是;但许多仿品均出自行家高手或具有一定艺术功底的业内人士之手。
说到书画高仿真印刷或说印刷作伪,其实算不上新鲜事。
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北京荣宝斋就专门组建有将水印木刻付诸于名家书画复制的研究班子,当时复制的成品在不少收藏爱好者眼中已较逼真。
当前,随着印刷技术的提高,尤其是高科技工具设备与手段被运用到书画仿真印刷后,那些“印”出的书画成品,可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名家真迹。
不仅如此,同属于印刷作伪性质的书画赝制还有着“全部印刷”、“局部印刷”和“印刷后添墨”三种不同的具体操作手段。据行家介绍,为使高仿印刷品看起来很“旧”,仿冒者一般会用茶叶水喷洒或用稀释的糨糊水涂抹在画卷上,静置数日,就可做“旧”成功。尽管高仿印刷品的落款和题字没有墨味,印章也没有金石之味,可是对于普通的书画爱好者来说,还是难以分辨,有时就连专家也可能骗过。
行内专家李靖说:从现代高仿工艺来说,一般分为高精度印刷和高仿临摹字画两种;前者没有任何价值,而后者则是专业艺术绘画仿作,仍有较高的收藏艺术价值。真正的画功好的高仿品还可使艺术品面向社会开放,让没有能力承受高价位真品的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购买高仿品来欣赏,除了有观赏学习的价值以外,还有可能成为另一个收藏和投资的门类。
行内人普遍认为,印刷品与赝品不是一个概念。
赝品是真的用笔画出来的,不过是落上名家的名款。而印刷品没有任何创作的成分,完全是复制。一位画家说这种专门以盈利为目的的书画造假行为,与对名品高仿不同,这样制造出来的假画只能算是普通商品,而不能归类为艺术品。
印刷品拍卖近年渐多
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近年,拍卖会上印刷品渐多。有业内专家揭露过这样一件事:在南方某拍卖公司2004年的冬季拍卖会上,一幅款署“潘天寿”的指墨画疑伪成品入拍。成品上方还配有一位鉴定家题写作的“潘天寿大师指墨”的诗堂。此画尺幅不大,章法相对较简捷,题款也仅有“寿指墨”三个字,画的只有寥寥几笔的指墨画山水内容的点线与块面,敷披着浅淡的赭石色彩。
仅看画面,该图的笔墨气息似乎不算疲弱,漏洞也并不多。但是对潘天寿艺术较熟悉的人,它就很难蒙混过关了。由于其原作母本曾被编录进多种版本的潘天寿的作品集册;加上该画家作品存世量较少,不少鉴藏者对潘天寿极其有限的作品及其出处印象深刻,故,相对较容易发现这类印刷伪品的庐山真面目。这或许是成品造假者在作伪操作外的一个“疏忽”,不过,确实具有的逼真效果。
同是拍卖公司,各家对待仿真印刷字画的态度却不一样。2007年6月26日,厦门敬业公司将在原市图书馆前公开销毁30多件名家字画赝品,其全为高精度印刷品。据了解,被销毁的赝品书画中,有仿冒张大千、齐白石、王雪涛、潘天寿等大师作品的仿品。据主办方介绍,本次销毁的赝品均是该公司近年来收集的,比例为一比一的高精度印刷,一般人难以辨认,足可以假乱真,为杜绝仿真印刷品流入市场,主办方发现仿真印刷字画一律销毁。
一位行内人士就郝惊雷告嘉德的官司在博客上发表看法。他认为:虽然拿印刷品拍卖近年渐多,但如果大拍卖公司在大型拍卖会上拍卖“印刷品”,就有点过了!连印刷品都看不出来,还做啥拍卖呀!这里面涉嫌欺诈行为,有些人在“捣浆糊”。
这起诉讼对藏家提出了警讯,也对拍卖公司提出了挑战。郝惊雷也表示,无论官司的输赢如何,总算为收藏家们开了一个先河———让拍卖公司不得不重视目前出现的高仿真印刷品问题。
高仿书画的渊源
书画高仿品的雏形,来自于对照真迹临摹的作品。唐代以前印刷术没有出现的时候,学习书法绘画必须通过临摹真迹或真迹的摹本,这是学习写字或者绘画基本的功夫,而这些临摹出来的作品一旦进入流通领域,就会被射利之徒充分利用,转变为高仿品了。
用于流通的书画仿作开始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蔚然成风,到北宋时形成了历*次作伪高潮,元代稍稍衰落,明清时再度兴盛,并一直延续到民国。
东晋时期的王羲之被公认为“书圣”,在当时,文人官宦争相收藏他的作品,“悬金抬买,不计贵贱”,以至于同时期就出现了很多专门按照他的字体风格书写的人。康昕为东晋时期的高僧,当时他学王羲之的草书,未必以获利为目的,但其几欲乱真的书法作品,往往容易被人拿来冒充真迹,瞒天过海。
唐代国力鼎盛,民间收藏和对书画的酷爱都在客观上使作伪风气大涨。唐太宗李世民因为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曾要求搜罗全国各地散存的王羲之墨宝,结果,虽搜集到数量庞大的作品,但鱼目混珠。无奈之下,唐太宗只得命令当时的鉴赏家褚遂良、虞世南等人进行甄别,挑出其中真品留作收藏。
到了宋代,书画已经完全变成了流通领域中的一种商品。宋徽宗喜爱收藏,自己也是位天才的书画家,与初唐类似,书画收藏因为帝王的推崇而影响到了民间,朝中权贵、市井百姓,争相购求名迹,当时的都城集市中已经出现了专卖字画作品的铺子。相应的,高仿书画也随之泛滥。
另外,唐宋时期还存在一种名为“响拓”的作品,可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高仿品,现在流传的《兰亭序》以及其他两晋时期的书法名作,大部分都是唐宋时期采用这种手法仿作而成的。
“响拓”能大限度地接近原作,其方法是用洁净并且透明度好的纸或绢覆盖在原作上,细心勾出字的轮廓,然后再往轮廓间填墨。1500年后的今天,鉴定专家们需要依赖高精度的仪器对唐代的一些摹本进行研究,以辨真伪,足以说明当年“响拓”的手艺如何了得。
明代商品经济大发展,造就了一大批官宦富商,奢华的消费观*刺激了书画高仿的发展。苏州是当时的经济重镇,也是书画作伪的集中地。仅仿造元代书画家赵孟畹木陀惺、偌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