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网

登录

金融危机一周年:印刷行业三大关键词解读

2009-09-29 08:09:591098
来源:慧聪网
 一年前的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宣告破产,媒体将其称为金融危机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时光飞逝,如今,距离这个标志性事件已经一年有余。金融危机的爆发,无论是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还是对中国经济的前行都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并且依旧在持续中。在这个过去的一年中,回顾印刷行业的企业们,在这个金融危机的大的阴霾下,他们走过了或者正在经历着怎样一个历程,已经扮演或者正在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本文,我们将来一起关注金融危机下印刷行业的三大关键词。

  关键词之一:裁员

  【事件回放】

  ·2009年1月23日,曼罗兰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德国曼罗兰集团(manroland AG)的管理层宣布,计划采取系列措施,以确保企业的未来安全,这其中包括裁员和调整2009/2010年的战略推进计划。曼罗兰集团管理层决定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以间接方式在德国奥芬巴赫的单张纸印刷机事业部裁员515人,以间接方式在德国奥格斯堡的轮转印刷机事业部裁员110人。

  ·2009年1月30日,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发布了2008年第四季度的财务预报。受消费产品购买不旺和工业投资走低,以及美元贬值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008年第四季度柯达公司预计连续性业务亏损1.33亿美元,折合每股亏损0.50美元;净亏损1.37亿美元,折合每股亏损0.51美元。柯达公司同时表示有可能裁员4500人。

  ·2009年3月,大的印刷机械制造商海德堡印刷机械公司宣布,计划进一步裁员大约2500人,并将加大成本削减力度,以应对经济危机导致的产品需求大幅下降。

  ·为应对经济危机和世界市场需求高达40%的下滑。高宝主要针对其单张纸胶印机部门裁员700左右。

  ·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广告支出急剧下滑,印刷媒体业也面临挑战。美国大报业集团甘尼特公司在8月已裁减近千名员工后,又宣布再裁减报纸部门10%的员工;《时代》周刊的发行商时代公司也宣布裁员600人,占员工总数的6%。日本读卖新闻社近日也宣布,旗下有65年历史的《读卖周刊》受发行量减少的影响将停刊。

  【点评】

  有关金融危机下,企业管理层的裁员措施,相信,是每一位职场人耳熟能详的事实。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有关印刷行业的海内外企业裁员现象,据慧聪网持续报道的信息,有60余条。由此可见,以上的事件回放报道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当经济不景色,企业要想节约成本来保证正常的运营,裁员,无疑是“瘦身过冬”的不二法门。这,在跨国集团尤其常见。劳工组织曾发出警告,到2009年底,金融危机可能使世界失业人口从2007年的1.9亿上升到2.1亿,这将是10年来失业人数突破两亿大关。

  关键词解读之二:减薪

  【事件回放】

  ·香港,继星岛新闻集团及南华早报集团后,再有印刷媒体不敌金融海啸,要求员工减薪以节省开支。拥有《苹果日报》及《壹周刊》等刊物的壹传媒集团,1月10日向全体员工发出集团创办以来的减薪通告,要求月薪多于1万元的员工于下月起减薪3.5%,但相等于1.5个月月薪的花红双粮如期在本月中发放,若员工不同意会被终止雇佣合约。

  ·波士顿*报发布声明称,将把工会成员的薪资削减23%,以实现必要的成本缩减。虽然这一举动遭到波士顿报业工会成员的反对,但是,*报发言人Robert Powers说,“采取这样的行动我们也感到很遗憾,但舍此并无其他经济上可行的办法。”

  ·创刊于1851年的纽约时报公司于2009年3月26日宣布,该公司多数员工未来九个月将面临百分之五的减薪。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纽约时报》广告收入下降了百分之十三,公司债务总额超过十亿美元。《纽约时报》未来还将压缩报纸版面,削减自由撰稿人的经费,以此节省印刷和稿费支出。

  【点评】

  减薪,这个和裁员措施有着“异曲同工”之效的企业节约成本“过冬”的战略,在金融危机下,也一时刮起了一股不小的旋风。一时间,一句稍有讽刺意味的“今天,你降了吗?”成为了职场人士的问候语。但是,不管怎样,笔者认为,减薪,一定程度上还是比直接裁员具有“人情味”,在这点上,中国政府也频频发表声明,在发生危机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减薪,但是尽可能不裁员。

  关键词之三:破产

  【事件回放】

  ·2008年12月30日,包装纸板盒与塑料容器制造商杰森公司(Chesapeake Corp.,英文缩写CSKE)申请破产保护,并计划以4.85亿美元左右的价格将公司出售给一个投资财团。

  ·2008年12月30日,美国PET包装生产商康斯塔公司(ConstarInternational),已经成为美国破产法第11条的又一个践行者,进入了破产保护程序。这家总部位于美国费城的公司不仅在美国本土拥有生产基地,而且在欧洲的英国、荷兰、意大利也拥有自己的业务。该公司与美国另外一个瓦楞包装行业巨人杰森公司(Chesapeake),在同一天申请破产保护。

  ·2009年3月,成立于1975年,国有独资全民所有制企业,以主要经营印刷、印刷材料、印刷机械及配件批发零售的山西科技报社印刷厂,截至2006年8月底,资产总额为223万元,负债总额为850万元,资产负债率达381%,已资不抵债,无力清偿到期债务,正式进入破产程序。

  ·2009年4月,受债务问题及产品需求剧减双重打击,大白报纸生产商Abitibi Bowater申请破产保护,公司发言人称,稍后将再在总部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尔,寻求破产保护。

  ·在广告销售收入大幅下滑的形势下,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芝加哥论坛报》和《洛杉矶时报》的发行方——论坛报业集团(Tribune Co.)按照联邦破产法第11章的规定,向特拉华州威尔明顿的美国破产法庭申请了破产保护。

  【点评】

  当裁员、减薪等措施都无济于事之时,企业只好走向好一条路——申请破产保护。同样,在慧聪网的信息报道中,关于企业申请破产保护的报道也不在少数,尤其以报业届等印刷媒体居多。据报道,金融危机爆发的半年时间不到,在美国,已有33家日报集团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在随后,就连拥有大销量的通俗杂志,伴随着美国几代人成长的《读者文摘》也未能幸免于难,落下申请破产保护的尴尬之局。当然,报业届的这场“灾难”,与金融危机中广告量持续下滑,新闻纸价格大幅上涨、印刷成本与日俱增等因素息息相关。

  结语

  纵观现在各大媒体有关金融危机的报道,均是在表态“金融危机一周年”,显然,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金融危机并没有离我们远去,而是在持续。在这样一个局面下,也许,印刷行业将要经历更多的“裁员”、“减薪”、“破产”之困境。那么,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们,应该做好这个“持久战”的准备思想,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将压力化动力,由被动变主动,将企业风险降到小,在危机中成长,在挑战下发展!

上一篇:甚么是香港的文化政策?

下一篇:建国以来中国造纸业辗转历程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