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产业网

登录

胶订书芯划裂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发布时间:2008/8/14 14:24:25
浏览次数:391
(来源:)
        我厂在使用胶订设备过程中曾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故障。近期我厂一台JBB50-B型胶订包本机,在装订一种16开本、60克胶版纸的书籍时,有的书芯外帖左端(靠书背边的订口部位)出现明显的横向破裂现象。即一翻开封面就能看到一道道二三毫米长的醒目的破口。该故障的突然出现令机台操作者纳闷:奇怪,刚才胶订32开本时还是好好的,又没调过机器,怎么现在胶订16开本时却出现了订口破裂呢?笔者通过临机观察、分析,终于查明故障根源。
        原来,问题就出在没去调整机器,不分书芯纸质如何和折数多少一样铣背,以致使纸薄又脆的书芯订口部位被铣破。该机原来胶订70克胶版纸32开本4折书芯时,铣背量约3mm。由于书芯纸质厚又富有较强的韧性,铣背后订口没有出现破裂情况。而当转为胶订16开本三折书芯时,由于60克纸质较脆,况且当铣背刀盘上的固定板和活动护板靠刀口段存有磨损缺口时,“两板”并没有*起到托撑书芯下部,防止变形的作用。在此情况下,铣背量多了,就必然划破外帖书芯订口部位。找出原因之后,该故障不难排除。但要把已磨损凹陷的固定板与活动护扳两侧边补平,起到夹托书芯下部的作用,一时难以办到。为了急生产之所急,我们通过把该机托书板高度适当调低,使铣背量减少约1mm,再去胶订60克16开本时,书芯外帖订口再也没有出现铣背划裂现象了,保证了胶订质量。
        该故障的产生和排除,依笔者得到一定的启示:即铣背应以能铣断书芯“里折张”为原则,在书帖整齐的条件下尽量减少铣背量,以减轻铣背刀和割槽刀的磨损,并减少书芯下部对固定板和活动护板内侧的摩擦力。此外,还应调整好“两板”间距。即书芯在固定板与活动护板之间既能顺利通过,又略感有轻微阻力。这样铣背刀盘工作时,书芯下部不会在“两板”间发生较大的震颤摩擦,从而减轻刀口对应的“两板”内侧边的磨损,以确保铣背质量。

相关技术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