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产业网

登录

聚酯钮扣转移印花技术探讨

发布时间:2008/8/14 15:10:26
浏览次数:295
(来源:)
  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合成树脂的一个重要品种,发展极为迅猛,由于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电学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再加上原料易得,加工工艺简便,实用价值高,其生产和加工工业发展极为迅速。其制品已遍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如建筑工程,电气工程、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化学工业、日用产品及其工艺美术品等。

  本文重点讨论的是日用产品及工艺品中聚酯钮扣的印花技术。在国外,如美国、英国、日本及意大利等国把聚酯树脂注入铅模中进行热铸塑,不饱和聚酯固化成型后硬度高,而且颜色又相当浅,容易着色,用这种工艺可以生产各种刀把、刷子把、伞柄及钮扣等日用产品。现代中国钮扣业的发展,应该说是从苏州嘉美钮扣厂开始的,1985年5月,该厂引进了80年代上*的意大利不饱和聚酯树脂钮扣生产线,在国内开发了钮扣新产品,成为我国zui早生产不饱和聚酯钮扣的厂家,从而推动了国内钮扣行业的发展,缩短了同*水平的距离。在国外于1957年便开始用不饱和聚酯的浇注体生产“珍珠纽扣”了,而我国于1985年才刚刚引进这项技术。落后了27年,总的来说,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技术远远落后于*水平,就不饱和聚酯树脂来说,产品品种少,仅有数百种,而国外达上千种,大部分是通用树脂,许多重要的品种缺乏。而对于钮扣行业来说差距就更大了,今天的钮扣除了它原始的连结功能外,更多的是体现出它的装饰与美化功能,它的装饰功能远远超过了其实用功能,现在钮扣对服装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已经是一种艺术装饰品了。在繁华的市场里琳浪满目的时装上,经常看到五光十色的钮扣如珠似宝、如金似钻,千姿百态给人们生活增添着丰富的色彩,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调动了顾客们的购买欲望。

  合成材料(树脂)钮扣是当前世界钮扣市场上销量zui大、品种zui多、zui为流行的一种,是现代化学工业发展的产物,树脂钮扣与其他树脂制品一样,是在成型前着色的,缺点是着色不鲜艳,多以黑色、白色、灰色、米色等浅色为主,钮扣色彩与服装搭配往往不得体,影响服装的美感。此外,由于钮扣在庞大的服装家族中的确小得不起眼,在那种大工业、大产品的思想支配下,似乎从来没有给钮扣这个小小的附加品上倾注过太多的热情。*以来人们对钮扣的认识往往是以它的价格认定它的价值。这种传统观念束缚了小钮扣的发展,因此,国内制钮企业多数还停留在小打小闹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上,这与快速发展的服装工业拉大了距离,使钮扣工业的定位和理念存在着误区。使小钮扣能作出大市场欠缺了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念和对市场敏感的反应与把握,影响了钮扣行业的快速发展。

  聚酯树脂zui重要的铸塑应用为制造“珠光钮扣”。聚酯钮扣耐洗涤而且在短时内经得住熨斗的熨烫。聚酯钮扣浇铸料可以根据需要予先混好人工的或天然的珠光粉、或加入几种颜料,有时还要注入金色线或银色线进行装饰。这种铸塑办法,都是对钮扣的整体进行装饰,这不仅费工费料,难于降低成本。况且钮扣的装饰效果要求是钮扣表面,例如:珠光钮扣中珠光颜料起到反射光作用,才使钮扣闪闪发光起到装饰效果,这就要求珠光颜料颗粒有序排列在钮扣一个平面上才能发挥*效果。为达此目的企业必须购置一套相关设备来进行珠光表面固化才能达到上述要求。除保留此种钮扣品种之外,能否开发出些聚酯钮扣表面加工的文章---聚酯钮扣升华转移印花技术正是从这一开发思想入手的。下边将这一初步尝试情况介绍如下: 

一、转移印花方法的构思

  聚酯是主链上含有酯键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一般由二元酸和二元醇经缩合聚合反应而成。聚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饱合聚酯树脂,它可以制成纤维,也可以制成薄膜,俗称“涤纶”。另一类是不饱和聚酯树脂,不饱合聚酯树脂这个名称一般是指不饱合聚酯在液体乙烯类单体中的溶液,在应用时加入引发剂、促进剂等,发生反应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固化而成为固态,聚酯钮扣也是按这一原理产生的。涤纶织物的升华转移印花己经是一项十分成熟的织物印花技术。能否将此项技术转移到树脂钮扣上使用是一个新鲜课题,也是钮扣企业期望的问题。分散染料染色在着色范围内从原理上看是一个崭新的方向,通过试验证明是可行的。干法转移印花是利用部分分散染料升华牢度差的特性,通过髙温和一定压力使印在图案中的染料因受热产生升华变成气体,从纸上转移到聚酯钮扣上。而当温度上升到190—200℃聚酯的非晶区分子链节因受热运动加剧,软化成半熔融状态,此时,非晶区原来的微隙扩大,这时分散染料迂热从固态染料升华为染料气体,先侵入聚酯微隙表面凝聚,然后从扩大的非晶区的微隙向钮扣内部扩散,冷却后成为染料分子状态存在于聚酯之中。使印花着色得以完成。

相关技术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