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产业网

登录

掌握PS版曝光时间保证晒版质量

发布时间:2013/3/26 13:17:26
浏览次数:1769
(来源:)
  正确的控制好曝光时间,才可以保证晒出的印版网点光洁、轮廓分明、图文复制准确,同时也是避免“空心”、“毛刺”以及“虚边”等晒版故障的关键。若曝光时间短就会造成暗调层次的损失、暗调中的小白点糊死等故障。
  
  一般说来决定PS版晒版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版材的质量、曝光时间以及显影质量。其中正确合理的掌握曝光时间,是保证晒版质量非常关键的一步。
  
  正确的控制好曝光时间,才可以保证晒出的印版网点光洁、轮廓分明、图文复制准确,同时也是避免“空心”、“毛刺”以及“虚边”等晒版故障的关键。若曝光时间短就会造成暗调层次的损失、暗调中的小白点糊死等故障;若曝光时间过长,就会导致小网点缺失,细线条的文字缺笔断画,整体图文浅淡。另外合理的控制好曝光时间也能弥补原版上的一些不足,提高晒版质量。
  
  测试曝光时间的方式有很多种,以下介绍两种比较常用的方式:
  
  1、连续梯尺测试法:用连续梯尺密附到PS版试条上,进行分级曝光(可以从80s开始,每一次加20S,分五次,直到160s)、统一正常显影之后,在试条上找出和PS版使用说明书上规定的晒透级数,即是该版正确的曝光量。
  
  2、网点梯尺测试法:把晒版测试条密附在PS版小试条上,进行分级曝光、正常显影,找出亮调与暗凋网点比较齐全的那一级曝光时间即为*的曝光时间。在一般情况下阳图PS版应当能够还原出2%―97%的网点,若亮调小点丢失比较少、暗调白点糊死比较多,说明曝光时间不足;若小黑点丢失比较多,而小白点糊死的比较少,说明曝光过度。
  
  根据不同的印件确定不同的晒版时间(假设标准的曝光时间是lOOs).在日常的晒版的工作中,比较常见的原版有硫酸纸片基的与涤纶片基的;若按照图文的种类分,又可分为文字线条版、实地色块版、网线版,而网线版也有不同的种类,比如说平网版、渐变版、有层次的版等;有些印版则会在同一块印版上同时混合好几种图文,相对来讲对曝光时间的掌握就会更复杂些。
  
  一、由电脑照排直接出的硫酸纸、涤纶片基的线条文字版所拼贴成的大版。曝光的时间为120S。这个曝光量既保证了文字线条完好,又可以显影*,但片基的边缘、胶带纸的痕迹仍然会留在印版上,一定要认真除脏。有些原版文字线条不够黑,尤其是宋体字的横划比较细。晒版时间多了会短线缺画;而图案不够黑、晒版时间长,PS版显影后,失去光泽,印刷的时候着墨性能比较差,影响印刷的质量。
  
  二、由照相或者拷贝出来的线条文字版所拼贴成的大版。曝光时间大约为250S。因为,这些原版图文密度可以达到4.0,很黑。曝光时间增加,对线条文字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可以将原版的胶片边缘、胶带纸痕迹得到充分的曝光,经过显影之后印版很干净,基本不用除脏,可以提高晒版的工效。
  
  三、单色层次网点版晒版时间大约为120s。这类版晒版时间不能过多,尤其要防止3%的小网点因晒版时间过多而消失。
  
  四、彩色层次版中带有平网的印件,10%平网版,晒版时间多了,就会出现烂网;30%以上的平网版,版时间多一点也不会出现烂网。
  
  1、彩色层次版中带有10―20%平网的拼贴大版,曝光时间大约为120S;
  
  2、彩色层次版中带有30%以上平网的拼贴大版,曝光时间大约为140S。
  
  五、彩色层次版中,没有平网,但是有比较大的标题字或者图案的实地。这类版在印刷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印件的网点墨色够了,但是实地部位颜色不够,墨层不够厚,如果加大油墨量,实地部位颜色够了,但网点部分颜色又不足了。如果适当的增加晒版时间,网点缩小了,即印刷版晒浅了,弥补一些因实地部位墨量大而引起网点增大的差距,晒版时间大约为160S。

相关技术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