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产业网

登录

海顺新材,让包装碳足迹可视化

2024-06-18 10:06:08320
来源:海顺新材
  【包装印刷产业网 企业关注】 2024年6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包装联合会主办的2024中国包装产学研协同创新大会在美丽的杭州隆重举行。大会期间,海顺新材在6月16日特别召集了“大健康主题论坛”暨“软包装碳足迹可视化平台发布会”,吸引了广泛关注。
 
  现状:仅医药包装,碳排放强度既高出汽车行业55%
 
  软包装一般由多层材料组成,其使用后最终被焚烧或者填埋,不仅碳排放很高,而且容易进入自然环境造成塑料污染。
 
  以医药包装行业为例,有一项鲜为人知的数据,药包行业碳排放量并不低,一项针对制药行业25家企业的研究发现,制药行业的碳排放强度比汽车行业高约 55%。
 
  由此可见,软包装行业减碳,势在必行。
 
  商机:86%的消费者更倾向于可持续包装
 
  政策层面,截至2022年11月,约140个国家确定或考虑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标。以法律规定、政策宣示和目标讨论的国家占比60%,这些国家密集承诺未来30年至40年实现碳中和。
 
  消费者层面也呈现出减碳的风向,据《2022年可持续包装消费者报告》显示,86%的消费者更有可能购买一个包装可持续的品牌。
 
  观点:单一材质可回收将成为包装主流趋势
 
  嘉宾们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在圆桌论坛上共同探讨了软包装行业在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中的挑战和机遇。
 
  东华大学研究员李斌介绍到,包装行业减碳的关键在于能源管理与低碳原材料,另外避免进入废物处理(焚烧)环节,尽量进入再生环节。他分享到,单一材质可回收将成为软包装的主流趋势。
 
  海顺,提供碳足迹可视化平台
 
  在论坛上,海顺新材发布了行业首家软包装碳足迹可视化平台,领跑行业。
 
  碳足迹是衡量气候变暖问题的重要工具,是指沿着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从原材料的开采、制造、运输、分销、使用到最终废弃阶段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通过软包装碳足迹可视化平台,企业可以轻松实现产品碳足迹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充分发掘生产环节降碳潜力,合理制定减排措施,科学降碳,加速实现自身碳中和目标,加快完成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以多种手段,推动包装奔向绿色低碳未来
 
  海顺新材与可持续发展俱为一体,将环境因素纳入业务决策和长期投资,引导重新思考使用资源和制造产品方式,减少废物产出,支持自然再生。通过减薄、材质替代、再生材料使用等技术手段,在保持原有材质性能的条件下,降低了包材使用量,从而实现包装材料的可回收、可持续使用。
 
  未来,海顺新材将全力以赴,打造可持续软包装创新高地,持续为行业可回收及减碳提供技术方案以及项目示范,奔向绿色低碳的未来。

上一篇:全面采用PET瓶灌装牛奶:菲仕兰第三次选择克朗斯无菌产线

下一篇:天元箱链纸箱交付中心全国骨干盟主交流会举行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