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产业网

登录

中国石化、北欧化工、科思创、陶氏、盛禧奥、利安德巴赛尔、英力士,塑料原级循环新战略

2024-06-12 10:06:39472
来源:废塑料新观察 作者:观察君
  【包装印刷产业网 市场行情】塑料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等正在积极推动制定结束塑料污染全球条约,并有望于2024年底达成。根据目前的谈判进展,控制或减少塑料生产以降低塑料制品总量的措施看起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对塑料的生产源头——石化企业而言,将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制定业务战略时,越来越多的石化企业将重心转向塑料循环经济的构建,以适应即将到来的变化。
 
  北欧化工
 
  近日,北欧化工(Borealis)宣布,将在比利时贝林根安装一条半商业化示范的再生聚烯烃(rPO)配混生产线。该项目将于2024年建成,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全面投入运营。
 
  该生产线将使用北欧化工专有的Borcycle™ M技术,将机械回收的消费后废物转化为高质量的硬质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材料。新生产线能够处理来自PP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废物源的各种回收薄片,将提供多功能性和灵活性。
 
  该生产线将帮助北欧化工扩大其Borcycle机械回收技术。此前,北欧化工还收购了保加利亚聚烯烃塑料机械回收商Integra Plastics AD和意大利PP回收商Rialti S.p.A.。
 
  科思创
 
  6月3日,科思创表示已斥资数百万欧元入股塑料回收企业BioBTX,计划在荷兰建设全球首个采用BioBTX ICCP技术的化学回收塑料示范工厂。该工厂设计年产能2万吨/年,计划于2027年初投运。
 
  据悉,BioBTX ICCP技术可从不同来源的有机和混合塑料废料中回收可再生芳香族化合物,如苯、甲苯和二甲苯等并用于循环应用。
 
  科思创目标到2035年实现范围1&2碳中和,到2050年实现集团范围3排放碳中和。
 
  今年4月份,科思创携手汽车价值链合作伙伴,率先推进车用塑料闭环再生的实验项目,助力汽车行业应对塑料废弃物管理方面的挑战。合作方还包括蔚来汽车和大众汽车、中国回收企业格林美以及TÜV莱茵等第三方认证机构。
 
  去年落地的主要是PC物理回收产线,2023年10月,科思创已宣布其物理回收聚碳酸酯(PC)产线已在上海投产,年产量超2.5万吨。
 
  基于此,科思创目前也在积极开发聚碳酸酯化学回收工艺,此外公司也投资布局了酶分解、智能热解等多类回收工艺。
 
  陶氏
 
  陶氏与Freepoint Eco-Systems签署的供应协议,将推进北美塑料循环经济的发展。Freepoint Eco-Systems将在亚利桑那州建造的先进回收设施,预计将于2026年启动,届时将处理90,000吨废物,产生65,000吨热解油。陶氏将使用热解油替代其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工厂生产新塑料的传统原料,应用范围包括优质包装以及医疗和药品包装。
 
  陶氏一直致力于寻找替代原生塑料的方法。今年3月25日,陶氏宣布与宝洁公司 (P&G)签署一项联合开发协议,将开发一种新型聚乙烯回收再利用工艺,将把各自的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与溶解工艺结合起来
 
  2022年,陶氏与Mura Technology公司合作,在德国建设了欧洲目前最大的化学回收工厂,该工厂产能约为12万吨/年,预计将于2025年投入运营。陶氏还和宝洁公司联手对难以回收的塑料包装创建一种专门的溶解回收工艺,回收再生的聚乙烯将被制成宝洁产品的新包装。
 
  为了推进亚太地区塑料循环利用,今年陶氏与泰国SCGC签署循环合作谅解备忘录(MOU),在2030年前将200KTA的废弃塑料转化为可循环产品,通过机械回收和先进回收(化学回收)实现材料回收。
 
  盛禧奥
 
  近期,盛禧奥与汽车供应商延锋,宣布合作开发汽车内饰循环材料,双方签署伙伴协议。双方成为合作伙伴致力设计并提供汽车内饰材料,以满足2030年报废汽车要求,以及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s) 的循环经济目标。
 
  盛禧奥和延锋的合作旨在加快对市场推出,以先进机械回收和溶解工艺技术生产的汽车内饰循环材料。双方计划共同开发、生产可回收材料并将其商业化,用于未来的汽车应用。
 
  此前,盛禧奥宣布,由于价格、供应过剩、高成本和需求下降,可能将德国施塔德(Stade)的聚碳酸酯生产基地关闭。商业规模回收业务的发展仍然是盛禧奥未来业务战略的关键支柱,在荷兰泰尔讷曾开设的聚碳酸酯溶解试点工厂就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石化
 
  5月30日,中国石化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将积极探讨生物质燃料和塑料热裂解回收利用技术许可等合作机会。中石化不断研发先进的化学回收工艺技术,据报道,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已开发出新型连续热解RPCC化学循环成套技术。
 
  身为中国最大的合成树脂生产商,中国石化是首家加入终止塑料废弃物联盟(AEPW)的中国大陆企业,并发起了塑料循环绿色行动联盟倡议,致力于打造塑料循环经济新模式。
 
  去年,中国石化下属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与汨罗万容塑业有限公司就PCR再生塑料采购及代理销售正式签署年度框架协议;中石化华中分公司与湖南恒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湖南恒塑可通过中石化的销售平台,将企业生产的高分子产品向市场推广。
 
  利安德巴赛尔
 
  近年来,利安德巴赛尔也开始逐步转型,将业务向塑料循环经济方向发展。2023年3月,利安德巴赛尔曾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举行资本市场日活动中表示,公司正在通过调整业务,将废塑料作为有价值的碳源,并利用循环和可再生材料创造产品和可持续解决方案来满足需求。
 
  今年4月18日,利安德巴赛尔与隽诺环保(Genox)携手在中国南部广东省肇庆市建立的塑料循环合资公司:广东隽诺利安德巴赛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式开业,将以机械回收的方式回收塑料废弃物。
 
  4月23日,利安德巴赛尔与海洋环保材料英瑞特公司签订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将海洋塑料废弃物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再生聚丙烯材料,进而推动汽车、家电、消费品等多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月29日,利安德巴赛尔与YNCORIS GmbH & Co. KG签署土地租赁协议,将在德国Knapsack现有工业园区以南建立一个综合废塑料回收中心。该中心预计将各种分类和回收业务结合,为LYB位于荷兰赫伦和德国韦瑟灵的机械和化学回收项目提供原料。
 
  英力士
 
  近日,英力士旗下 Inovyn 在其位于比利时的 Jemeppe-sur-Sambre 工厂启动了两座全新的 PVC 试验工厂,以加速回收目前无法机械回收的 PVC 技术。
 
  对PVC回收的投资是英力士循环倡议项目的一部分,其目标是到2030年运行一座40000吨塑料和聚合物回收产能的装置。
 
  英力士已推出30多个产品等级,其中含有超过50%的回收成分。其中许多产品的性能与新材料相匹配。包括Recycl-IN系列机械回收的聚烯烃(将回收塑料废料与高度工程化的原始树脂复合),以及Terluran ECO系列机械回收的ABS,这两种产品均具有高达70%的回收成分,可提供即插即用的性能。还推出了一种机械回收聚苯乙烯,其成分为100%回收成分,并带有功能屏障,使其适合食品接触应用。
 
  英力士在其年度报告中指出,到2030年设定每年至少纳入85万吨回收和生物来源材料来生产聚合物的目标。

上一篇:行业统计|2024年5月湖北省物流业景气指数为44.56%

下一篇:2023年1-12月包装行业发展报告(包装全行业)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